班訊
親愛的家長您好: 在我讀研究所修讀質性研究時,曾讀過一篇由學者 Mehan, H.撰寫的教室觀察記錄「種子及硬幣」--- 角落時間末了,老師帶著標示有教室清理工作分配的看板坐到地毯上,在老師呼喚孩子集合時,Carolyn 及 Leola 跑到了衣櫃處,Carolyn 拿出她的背包找到一些向日葵種子,她對 Leola 說:「我有些向日葵種子給你,如果你和我玩的話。」,Carolyn 及 Leola 回到地毯區傍著 Denise 和 Regina 坐下;當老師忙著調整圓圈另一邊的孩子座位時,Denise 把她在生日宴會所得到×5個硬幣傳給 Carolyn 看,Carolyn 又將硬幣重新做了一次分配,她自己保有3個,而 Denise 及 Leola 則各有1個。 還記得我讀到這個文章的時候,心裡有好多的驚訝與掙扎......我想著~原來,在許多老師沒見到的角落裡,存在這麼多孩子間的人際角力。而孩子們在面對人際關係時,他們所使用的社交技巧,其實比我們所想像的更成人化,如:Carolyn 對Leola說:「如果你和我玩的話,我就給你向日葵種子。」 其實,現實生活中我也聽過類似的事件,比如:有些家長聽到孩子轉述他的孩子回家說:「××說如果我拿...給他,他就跟我玩」時,會感覺到自己的孩子被朋友“威脅”而為孩子抱不平或者心疼我們的孩子。 身在幼兒社交圈外圍,特別是做為父母或教師的我們,在面對孩子敘述這些話時,內裡總不免有許多的捨不得、會有想要為孩子「強出頭」的念頭, 但每每在我有這些念頭的時候,我也會提醒自己先忍耐一下這些不捨的心情; 而在幾經思考沉澱之後,我對這樣的行為忽然有了另一個想法:Carolyn 使用這個方法會不會是因為他非常在意 Leola,因此她選擇用向日葵種子來交換 Leola 的友誼,甚或在未徵得 Denise 的同意下,自作主張將 Denise 帶來的錢幣分給 Leola。 關於這個事件我是這樣想的~從互動關係上看,在這樣的一個事件及時間中,教室內至少同時存在著兩個主導者,一個是老師,另一個是 Carolyn;表面上看教師是主要的主導者,他決定了班級一天的活動內容、流程安排等,然在主要的時間流中有更多我們可能忽略由孩子主宰的小分支正暗潮洶湧著,如種子的分配、錢幣的分配...Denise 為什麼要把她的錢幣交給 Carolyn ? Carolyn 分給 Leola 向日葵種子的條件是 Leola 必須和她玩,在由她們3人所構成的小團體中,教師不再是主要的領袖人物而是 Carolyn,她甚至可以決定誰可以擁有 Denise 所帶來的錢幣(而非帶錢幣來的 Denise);更細一點來看 Denise 在乎 Carolyn,所以她用錢幣來交換 Carolyn 的友誼,因此,在她們兩人的世界中 Carolyn 是強者;然在 Carolyn 及 Leola 的世界中,或許 Leola 是強者吧! 短短的一個事件或許很難清楚的說出這個教室所有隱藏或顯現的價值、脈絡...然這篇文章卻真實地呈現出一個幼兒教室中經常發生的景況,他提醒著我們除了眼睛所看到、耳朵所聽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再更仔細地檢視,事件發生的當下時間為何、周圍的人有誰、誰是事件的主要人物、誰又是隱而未現的領袖人物、事件發生的地點為何、事件發生的前一刻發生過什麼事? 物理世界、人際關係...好多隱而未現的價值及脈絡,一層層交織重複影響了他們所發生的言行及結果。 常常,在下班孩子離去之後,我的腦袋總會出現一些白天孩子們的生活片段,有時候是某位孩子的一句話、一群孩子們的聊天內容,也或者是某個孩子的某樣行為,而這些言語或行為也經常讓我有在某個/群成人身上看過的似曾相識感。我以為,孩子許多似成人式的行為、言語也是他們心理想要“像大人一樣”的展現,也因此他們的遊戲世界其實也反映了成人世界的真實縮影,我們無法全然過濾孩子的每時每刻,要他們生活在一個總是謹言慎行的無菌世界;但我們可以提醒自己在面對孩子的不妥行為時不要急著判斷是非對錯,給我們及孩子多一些時間觀察及沉澱,那些我們原先以為“不公平”。 “不對”的行為,會不會在時間的發酵及陳釀之後,帶我們走向另一個觀點的新世界?! 期待我們都能夠擁有看到孩子美善的澄澈眼光